课程名称 |
微生物学基础实验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
课程负责人 |
陈珊 |
开课学期 |
秋季 |
课程编号 |
LIF208 |
实验类型 |
基础 |
实验类别 |
专业基础 |
实验学分 |
3学分 |
实验要求 |
必修 |
适应专业 |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环境科学 生态学
地理科学 |
实验学时 |
40 |
制定时间 |
2006.12 |
制 定 人 |
陈珊 |
审 定 人 |
孙晖 刘东波 |
一、实验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通过实验训练,使学生加深对微生物学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具备从事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序号 |
实验项目 |
实验内容及要求 |
学时 |
实验
类型 |
1 |
细菌的染色技术及形态结构观察 |
学习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掌握细菌的简单染色法;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法,芽孢染色法及荚膜染色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染色技术。 |
2 |
基础 |
2 |
放线菌形态的观察 |
学习并掌握观察放线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细黄链霉菌等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
2 |
基础 |
3 |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 |
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掌握酿酒酵母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
2 |
基础 |
4 |
霉菌的形态观察 |
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了解青霉、曲霉、根霉及毛霉等常见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 |
2 |
基础 |
5 |
培养基的制备、分装和灭菌 |
明确培养基的配置原理,通过对基础培养基的配制,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习棉塞的制作等基本操作技术;了解高压蒸气灭菌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学习高压蒸气灭菌的操作方法。 |
2 |
基础 |
6 |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
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及平板划线法等常见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
2 |
基础 |
7 |
平板菌落计数法 |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大肠杆菌菌悬液进行计数。 |
2 |
基础 |
8 |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了解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一些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因素;抑菌、杀菌的原理并掌握其实验方法 |
2 |
综合 |
9 |
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和纯化噬菌体 |
学习从自然环境中分离、纯化噬菌体的基本原理,学习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分离纯化大肠杆菌噬菌体,观察噬菌斑。 |
3 |
综合 |
10 |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掌握测定细菌生长曲线的基本原理及细菌生长曲线的基本特征;掌握利用细菌悬液的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的方法;测定大肠杆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
3 |
综合 |
11 |
用生长谱法测定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
学习并掌握生长谱法测定微生物营养需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3 |
综合 |
12 |
抗生素抗菌谱及抗生菌的抗药性测定 |
学习抗生素抗菌谱的测定方法,了解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等常见抗生素的抗菌谱。 |
3 |
综合 |
13 |
利用BIOLOG系统进行微生物的分类鉴定 |
通过实验学习利用计算机微生物分类鉴定系统进行分类鉴定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操作方法,了解一般细菌、芽孢杆菌、霉菌和酵母在分类鉴定时,菌种培养和菌悬液制备方法的差异,学习并掌握人工读取和读数仪读取微孔培养板的结果,学习使用BIOLOG MicroLog软件,掌握数据库使用方法。 |
3 |
综合 |
14 |
产蛋白酶和淀粉酶芽抱杆菌的分离和酶活力检测 |
学习从自然界中分离产酶微生物的方法,掌握淀粉酶活力及蛋白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及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从土壤中筛选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菌株,并对产酶活力进行测定。 |
3 |
设计 |
15 |
营养缺陷型的筛选和鉴定 |
掌握营养缺陷型的筛选和鉴定的原理及方法;了解营养缺陷型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设计一实验获得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菌株。 |
3 |
设计 |
16 |
微生物多糖——黄原胶的发酵和提取 |
了解微生物多糖在工业上的用途,学习微生物发酵法制取黄原胶。 |
3 |
综合 |
三、使用说明
基本实验技术采用讲授法,具体操作采用统一操作和自选材料的方式。同时,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自主实验的空间、时间和必要的仪器和药品资源。
四、考试方式
基本实验原理(笔试)20%,实验操作80%。
五、教材(讲义、指导书)
沈萍,范秀荣,李广斌.微生物学实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参考书:
1. 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杨文博主编.微生物学实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2004.
4. 杨革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天宜磊.简明微生物学及实验技术.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4.
6. 徐积思,朱明珍.抗生素.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7. 杜连祥,路福平 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8. 白毓谦,方善康.高东等.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
9. 焦瑞身,周德庆.微生物生理代谢实验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10.诸葛健,王正祥.工业微生物实脸技术手册.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
2007/7/8
|